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利用激光捕获微型粒子,竟可在空中显示3D全息图(2)

来源:强激光与粒子束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因此在2018年裸眼3D显示方案基础上,科研人员根据观察者的视角来动态调整图像深度,营造更大范围的显示观感。 近期,杨百翰大学电子全息实验室研发


因此在2018年裸眼3D显示方案基础上,科研人员根据观察者的视角来动态调整图像深度,营造更大范围的显示观感。


近期,杨百翰大学电子全息实验室研发了一种通过激光束控制微型纤维素粒子,在空间中显示裸眼3D全息图像的无屏幕方案(Optical Trap Display),号称可在空间中显示全彩色全息图像。未来,在结合眼球追踪技术后,还可根据观察者的视角来动态调整深度和背景,模拟无限大的显示区域。


不过,这个方案的显示区域同样受到装置体积的限制,如果结合杨百翰大学最新提出的方案,通过模拟远处深度来扩大人眼可感知的全息图像,或许可以得到进一步优化。参考:VRScout,BYU

如何能塑造《星球大战》中的全息通话效果,无需显示屏就能在空气中显示图像?想象一下,在黑暗的空间中,如果打开手电筒,你可能会看到被照亮的灰尘粒子,即使没有显示屏,你也可以看到光线找到灰尘上并反射到人眼中的图像。那么,在空气中显示全息图像是否也能利用类似的原理呢?


苏赛克斯大学的方案的另一特点是,可同时利用声波来产生触觉反馈。科研人员表示:超声波可以在悬浮的粒子和体感反馈、声音模式之间快速切换,速度快到人体无法察觉,这样体验者就能够在看到全息影像的同时听到声音或者感受到触觉。


据了解,该方案可显示静态的长焦画面,也可以显示动态全息图像。整个装置可以做到足够小,可显示的区域大小与装置大小成正比。此外,由于微型粒子移动速度足够快,它几乎可以同时显示独立的颜色和虚拟图像。

文章来源:《强激光与粒子束》 网址: http://www.qjgylzsgw.cn/zonghexinwen/2022/0909/683.html



上一篇:比核弹还要恐怖?这5大武器让全球侧目,任何一
下一篇:激光到底是什么东西

强激光与粒子束投稿 | 强激光与粒子束编辑部| 强激光与粒子束版面费 | 强激光与粒子束论文发表 | 强激光与粒子束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强激光与粒子束》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